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
12月13日,2022 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重大成果发布会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一系列低碳领域的政策、研究报告、标准进行了发布,并举行了重大项目签约。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在介绍深圳市绿色低碳领域产业政策时表示,深圳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早在2009年就率先将新能源列为新兴产业,2018年将绿色低碳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大力培育,2021年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达到1387亿元,形成了四个发展优势:
第一是产业的基础设施优势,深圳市的新能源产业企业类型多样,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完整,动力电池技术全球领先,已经形成一超多强的企业梯队,自主品牌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和安全性能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光伏逆变器、锂离子储能等技术领跑全球,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堆额定的功率是在全球领先的。此外,节能高效、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已经成为深圳市节能环保产业的特色。
第二是应用场景的优势,深圳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为绿色创新提供土壤。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深圳是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13个试点城市之一,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完成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面电动化。按照我们的规划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车保有量有望突破100万台。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场景也得到不断地拓展,为新业态涌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是营商环境的优势。深圳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一号工程在推进,是全国首批6个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营商环境排名始终在全国前列。
第四是绿色金融的优势。绿色低碳产业的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深圳持续引领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制定了全球首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当天发布的《深圳绿色发展年度报告(2022)》显示,深圳的绿色低碳成果集中体现在九大方面,具体包括深圳市绿色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深圳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清洁高效能源系统日益完善,交通绿色低碳水平国际领先,绿色建筑发展步伐扎实推进,生态宜居深圳典范率先打造,引导绿色低碳消费亮点纷呈,绿色科技创新高地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区域开放合作丰富多彩。
当天的重大项目签约环节举行了深圳市虚拟电厂聚合商大型集中签约、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科创总部项目落户龙岗区签约仪式、深圳燃气与华为数字能源推进城市低碳智慧能源建设-全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及《粤港澳大湾区计量检测认证发展促进联盟碳足迹系列团体标准》也进行了发布。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适用于服装、微型计算机、家用纺织品、乳制品、手机、印刷品的6个《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系列标准,以及《深圳市林业碳汇、共享单车碳普惠方法学》。
据了解,此次选择的6类产品不仅是深圳市的重要产品及主要出口产品,它们受国际碳足迹贸易壁垒影响的风险也较高。该系列标准的实施一方面将通过绿色消费倒逼生产企业采取减排措施,推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落地。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完善国内产品碳排放核算标准,为有效应对国际碳关税等绿色贸易壁垒奠定基础。有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同步促进消费端、生产端绿色低碳的转型发展。
当天举行的“2022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授牌仪式上,共有8个项目获得示范基地称号,包括深能环保南山能源生态园、建科院未来大厦、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赛西工业绿色低碳标准化场景示范基地、深圳坪山智慧园区绿色轨道交通、达实智能大厦、安托山总部大厦近零碳园区、新桥世居近零碳示范社区。
大会还举行了论坛碳中和及CCER捐赠仪式,经过对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论坛期间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排放量包括外购电力、交通、住宿、餐饮、活动耗材隐含的排放,以及废弃物处理产生的排放。经核算,本论坛举办期间总碳排放量为23.53吨。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星火绿色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举行了针对本次论坛碳中和及CCER捐赠仪式,成功帮助论坛实现碳中和。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