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平县广智工艺品有限公司一片忙碌场景,编制女工手中的藤条灵活飞舞,叉车师傅正在熟练的往集装箱装运货物,公司负责人何少武介绍说,“正在装车的货物通过中欧班列直达法国,今年以来公司的订单量已达到二千万美元”。
从香菇、粉条,到红薯、金鱼,再到玉雕、藤编户外家具……镇平县这些地方特色产品,蕴藏着乡村产业振兴的“金钥匙”。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
村村可闻琢玉声,户户可见玉生辉。玉雕产业是镇平县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玉雕加工遍布全县16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国内外100多个世界上已知的玉种在镇平均有加工销售。
电商的发展为玉雕产业插上了翅膀。在镇平县石佛寺镇良玉奇缘珠宝有限公司不足3平方米的直播间里,主播刘金把手机扣在支架上,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拿着挑选出的和田玉吊坠,向屏幕那头的观众介绍“这件吊坠玉质极好,肉质细密油腻,喜欢的宝宝们抓紧扣起来”。公司经理王洵说,公司主要通过网络直播形式销售玉雕产品,在播的有10个直播号,刘金是公司里的当红主播,每天播6个小时左右,一个月的带货销售额达150万。
镇平县坚定不移把玉文化产业作为强县富民产业去抓,实施“玉+”战略,发展新型业态,打造特色品牌,拉长产业链条。该县出台打造千亿级玉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聚神聚力玉原石交易规范化建设工程、玉雕人才振兴工程、玉雕珠宝化培育工程、玉雕企业梯次培育工程、玉文旅引领工程、玉健康养生融合工程、玉金融保障工程、玉创意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玉诚信体系建设工程、“镇平人建设新镇平”玉专题推进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细化落实方案,推动镇平千亿级玉产业集群发展。
金鱼是镇平县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小锦鲤“游”出富民大产业。镇平向寨村被誉为“中国锦鲤第一村”,有2000多亩鱼塘,全村2300人有2000人养殖锦鲤,辐射带动了4个乡镇41个村。
在侯集镇长彦金鱼养殖基地,多辆外地牌照的大货车,在交通引导员的指引下等待装货。基地内,饲养员按下投食机按钮,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锦鲤形成“鱼团”,翻滚到水面,张口吃食。
基地负责人李长彦说,“这个池塘里精选出4000尾锦鲤精心喂养,它们都是水中“贵族”,有德国秋翠、日本大正、日本昭和等,将被发往全国各地”。
生于1988年的高坤,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他是向寨村里第一个做锦鲤电商的人。在电商加持下,向寨村攻克了“活体运输”的困难,把锦鲤装进充有氧气的密封袋内。密封袋由特殊材料制成,即便成年人站在上面,袋子也不会破。目前,高坤在电商平台每月销售额达30万元左右。
去年以来,镇平县按照全域党建工作理念,将党支部建在金鱼产业链上,建立了观赏鱼产业联合党委,探索了一条“抱团兴产业、合作走富路”的产业链全域党建新模式,为观赏鱼产业的快速壮大振兴,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红色动能。
观赏鱼养殖党支部还积极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养殖模式,去年以来流转土地1500多亩,新增养殖水面700多亩,同周边120多户农民达成合作协议,养殖产业链得到不断扩大,每亩地每年的收益达到1000多元,为周边农户创造务工机会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不断壮大,每年可为谭寨、向寨、姜营等村集体带来6万元收益。
“现在物流方便省事,自参加了电商党支部的培训,我也学会了直播卖鱼,以前35元一斤的锦鲤,现在网上一条就可以卖100多元。”谭寨村村民姜柯自豪地述说着自己的致富经。目前,在电商产业党支部牵头协调下,已有顺丰、韵达、中通、圆通等多个快递公司与观赏鱼养殖大户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如今每天电商销售稳定在3000单—4000单左右,每单的物流成本也由之前的每单6元降至4元左右,每天可节省6000余元,全年可节省运输成本210余万元左右。
目前,全县养殖水域面积达1.3万余亩,年产观赏鱼3亿尾,观赏鱼累计销售额超过1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观赏鱼养殖集散地。
产业兴,群众富。镇平县实施产业振兴工程,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大力发展玉、鱼、花等乡村“美丽经济”,植入文旅元素,调优产品、调新业态、调强产业。积极发展食用菌、藤编、假发等居家就业产业,引育龙头企业,做大产业规模,优化合作模式,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讯员胡少佳)